縣委縣人大政府政協

走進磁縣
磁縣人民政府關于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提升供銷服務農民生產生活能力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2-03-10 10:14:00      來源:      點擊:

磁縣人民政府

關于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提升供銷服務農民生產生活能力的實施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縣對口有關單位,漳河經濟開發區、磁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供銷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方案〉的通知》(冀政字〔2021〕13號)和《邯鄲市人民政府關于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提升供銷服務農民生產生活能力的實施意見》(邯政字〔2021〕22號)要求,持續深化全縣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提升供銷服務水平,加快建設為農服務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實現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改革目標,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目標

    緊緊圍繞“三農”工作大局,堅持為農服務根本宗旨,以深化供銷合作社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為主線,以創新生產服務、流通服務、信用服務、管理體制為工作重點,以打造磁縣供銷龍頭企業、鄉(鎮)為農服務中心和村級綜合服務社、電商服務站、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點為抓手,進一步深化改革,把供銷合作社打造成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助推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25年,縣、鄉(鎮)、村三級為農綜合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綜合服務功能健全完善,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鄉(鎮)為農服務中心和村級綜合服務社、電商服務站、農村產權服務點實現全覆蓋,全面構建起“縣龍頭企業+鄉(鎮)為農服務中心+村級綜合服務社、電商服務站、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點”的為農綜合服務體系,確保全縣供銷系統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網點建設布局合理、管理規范、環境美化、經營有序、方便群眾。

    ——縣“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集團企業”的組織架構全面建成,構建系統指導體系和經營服務體系協調運轉的“雙線運行”機制。

    ——縣供銷系統工作繼續在全市供銷系統綜合業績考核中保持第一檔次,實現增比進位。

    二、重點任務

    面向農業生產、農村流通、農民專業合作社,以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及河北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基層組織創新示范片區建設為契機,積極探索“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方式,延伸黨務、政務、社會綜合服務,提升服務農民生產生活能力。

    (一)創新生產服務體系。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廣“基層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中心+小農戶”和“基層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中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模式,全面規范鄉(鎮)土地托管為農服務中心建設,積極開展“為農服務中心+土地托管3公里服務圈”農業社會化服務,為農民提供全托管、半托管等服務。到2025年,規范建設鄉(鎮)為農服務中心11個,實現全縣涉農鄉(鎮)全覆蓋;為農服務中心土地托管服務達到20萬畝以上,全托管服務達到5萬畝以上,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達到40萬畝次以上。

    1.建設標準。鄉(鎮)為農服務中心、鄉(鎮)供銷合作社、供銷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實行一套班子三塊牌子,鄉(鎮)供銷合作社主任兼任為農服務中心負責人。按照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半徑適宜、功能完備的原則,嚴格落實《邯鄲市土地托管為農服務中心建設規范》“一個規范”,統一服務組織、流程、隊伍、農資、農機、檔案管理“六項制度”,建立生產服務部、流通服務部、合作金融部、培訓中心“三部一中心”,實行服務標準、名稱標識、服務流程、服務窗口“四個統一”建設標準,提升建設水平。

    2.服務內容。鄉(鎮)為農服務中心整合供銷合作社內外的農資、農機、農技等服務組織,立足耕、種、管、收、貯、加、銷等生產環節,為分散農戶提供一項或多項“菜單式”半托管服務;為成規模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保姆式”“訂單式”全托管服務。同時,立足農民生活需求,延伸供銷綜合服務、社會事務等便民服務內容。

    (二)創新流通服務體系。適應城鄉(鎮)群眾生產、生活新需求,推廣“供銷服務+城鄉居民”發展模式,依托龍頭企業和鄉(鎮)為農服務中心,通過連鎖配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等形式,全面建設村級綜合服務社、電商服務站、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點,加快推進農業生產資料、日用消費品等傳統業務和電子商務、農村產權交易等新興業務下鄉進村,構建城鄉上下互融互通的現代流通服務體系。探索開展農副土特產品進社區、進機關、進院校、進企業、進超市“五進工程”,構建“農產品智能配送中心+社區智能終端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的直采直銷放心農產品流通體系。到2025年,全縣村級綜合服務社、電商服務站、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點均達到260家以上,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10家。

    1.建設標準。按照“五有”規范建設村級綜合服務社、電商服務站、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點。(1)有固定服務場所;(2)有統一服務標識,規范使用“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統一懸掛“××村綜合服務社、電商服務站、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點”等標識牌;(3)有公示服務信息,設立公開宣傳欄,用于發布服務信息、公開服務電話等,條件具備的與村政務服務網聯網;(4)有服務內容、收費標準、公開監督電話等制度;(5)有相關便民配套服務。

    2.服務內容。各類村級服務組織對接村兩委和鄉(鎮)為農服務中心,開展生產、生活各項服務。(1)農資供應、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糧食烘干、農產品收儲、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等生產類服務;(2)日用消費品購銷、家電維修、電話繳費、網上購物、快遞收發、文化娛樂、養老幼教、醫療保健等生活類服務;(3)在依法合規取得經營資質后,開展金融保險代辦和產權交易服務;(4)有條件地延伸黨務、政務類便民服務。

    (三)創新合作信用服務體系。適應農民專業合作新趨勢,推廣“政銀社戶保”金融助農模式。加強與上級供銷合作社合作,依法合規開展農村合作金融業務,構建新型農村合作金融服務體系,規范提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網絡實現縣、鄉(鎮)、村全覆蓋。

    (四)創新管理體制機制。適應新時期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新形勢、新要求,全面創新供銷合作社新體制、新機制,努力建成運行高效、管理民主、協同互助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

    1.推進縣供銷合作社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加快解決縣供銷合作社機關人員機構不穩定問題,2021年底前對符合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條件的縣供銷合作社機關,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報省、市、縣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要健全理事會、監事會機構,規范供銷合作社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三會”制度?h供銷合作社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確因工作需要,按照有關規定履行相關程序后,可到本級社有企業兼職,但不得在企業領取報酬。

    2.加強供銷合作社資產管理。供銷合作社對直屬企業單位資產行使出資人代表職能,加強監督管理,確保社有資產保值增值。下級社處置重大資產在報同級政府的同時要征詢上級社意見。各級政府要保持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和社有資產完整,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違法違規平調、侵占供銷合作社財產,不得將社有資產納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不得改變供銷合作社及其所屬企業單位的隸屬關系。供銷合作社機關和社屬企業單位使用的國有劃撥建設用地,在符合當地自然資源和規劃條件的情況下,采取出讓方式處置,收益實行“收支兩條線”,優先用于供銷合作社改制企業職工安置費用。

    3.優化重組社屬企業。按照“頂層一體、功能兼容、兩線協同、上下貫通”的原則,構建供銷合作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和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聚焦為農服務主責主業,加快社屬企業改革重組和轉型升級,大力實施開放辦社戰略,強化與系統內外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合作,在現代農業服務、農資連鎖經營、農副產品購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冷鏈物流等領域,加快培育形成上下貫通、市場品牌影響力強的縣級龍頭企業,不斷擴大供銷服務領域,壯大服務“三農”實力。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領導責任。各鄉(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重視供銷合作社就是重視農業、扶持供銷合作社就是扶持農民的理念,把供銷合作社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議程,統籌謀劃,協調推進?h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磁縣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縣供銷社的綜合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對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重點事項要加大督導檢查力度,落實工作責任,形成強大合力。

    (二)強化政策支持。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行政審批局等部門要優先支持供銷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農產品流通、農村產權交易等為農服務體系建設,給予用地和資金保障,聯合開展為農綜合服務業務,壯大集體經濟收入。支持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農村集體資產、農村集體建設項目、農村集體采購項目等6類農村產權“應進必進”,保障農村集體財產權益。

    (三)加強自身建設。縣供銷合作社要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推進全面從嚴治社、依法依章治社。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實施“旗幟供銷”工程,大力弘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推進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匯聚起推動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附件:磁縣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磁縣人民政府

2022年3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磁縣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路金鋒  縣政府副縣長

    成  員:張鴻君  縣委督查室副主任

          李洪軍  縣政府辦公室二級主任科員

          李志宇  縣政府信息中心主任、金融辦負責人

          韓成家  縣供銷社負責人

          朱俊山  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楊振華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委編辦主任

          程金秀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李曉東  縣財政局負責人

          李  敬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張新文  縣水利局局長

          王奕翔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馬  濤  縣商務局局長

          張洪彬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陳  偉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王海瑞  縣行政審批局局長

          張保龍  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

          任新生  縣農協辦主任

          劉豐民  縣國有資產管理中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供銷社,辦公室主任由韓成家同志兼任。

 

    附件下載:
【打印】      關閉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无码在线观看